
淺焙、中焙與重烘焙有什麼不同?
咖啡豆的烘焙時間由短至長,大致可以分為淺焙、中焙和深焙3種程度,烘焙的時間越長,咖啡豆外觀顏色會逐漸加深;酸味會慢慢變淡;苦味則會加重。
淺焙咖啡:保留咖啡豆最原始的風味
咖啡豆的加工程序越少,保留的水果酸質越高,也越能代表咖啡豆原始的風味及品質,因此咖啡杯測時,經常使用淺焙咖啡豆來測試。淺焙咖啡豆的顏色較淡,外觀的油脂比較少,沖煮出來的咖啡呈現淡褐色,通常帶有淡淡的花果香氣,風味明亮順口。
中焙咖啡:在醇厚口感與酸度中取得平衡
中度烘焙的咖啡豆表面會開始分泌油脂,顏色較接近栗子色,沖煮後的風味及香氣比淺焙咖啡更濃郁,可以同時品嘗到淡淡的酸味及咖啡的苦味,但相對地,花果香氣就會隨著烘焙時間拉長而減少。
深焙咖啡:醇厚且濃烈的口感
經過長時間的烘焙,深焙咖啡豆的外觀呈現深褐色,沖煮後的咖啡風味醇厚、濃郁,但幾乎無法品嚐到原始咖啡的風味特性,花果香氣已經完全被咖啡濃厚的風味取代。大部分Espresso咖啡就是使用深焙咖啡豆,加入牛奶或水製作成拿鐵及美式咖啡。
淺焙、中度烘焙、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的口感特點?
一般淺培的豆會比較突出輕爽的風味,而且風味表現非常豐富,花香 果酸 某些茶味都是這類豆的風味表現。而中度烘焙則是比較均衡的表現既有清爽的風味又帶有厚重的口感。深度烘培的豆子則更多表現與他的口感,他們的通常風味比較濃厚,如煙燻、巧克力、木香會是這類豆子的風味表現,而且會伴隨著厚重的口感。
咖啡本身就是酸性飲料,咖啡酸不酸,主要還是取決於豆子的烘焙度,烘焙度和酸味成反比,愈深焙的咖啡愈無酸味,愈淺焙的豆子就愈酸。怕酸族最好趁熱喝完咖啡,否則咖啡的酸味會隨著溫度降低而出現。咖啡酸不酸並不是評斷品質好壞或新鮮與否的標準,這全是口味上主觀的喜好問題。怕酸就選購深焙豆或亞洲豆,嗜酸就喝淺焙豆或非洲豆,問題就解決了。咖啡迷如能敞開心胸,多多接觸不同烘焙度及產地的咖啡,自可領悟玩咖啡的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