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虹吸式咖啡壺(Siphon)源自德國,又稱賽風壺,是一種真空咖啡壺;下座有一個握把連結一個玻璃球形下壺,上端的開口可以連結上壺的導管,利用蒸汽壓力推動水流上升到上壺與咖啡粉溶合,然後靠著自然重力再滴回下壺。萃取出的咖啡液,並不只是用沖泡的方式,由於熱脹冷縮加上虹吸原理,咖啡豆裡的精華被提取出來,因此虹吸咖啡雖然萃取時間短,但咖啡因較重,口感濃厚圓潤具苦味。製作難度較高,據說練習一千杯才能成為達人。
沖煮方法:先用溫水潤濕濾器,然後放到虹吸瓶的上壺內,牢固地鉤在玻璃管上。下壺裝滿水,將上壺放在上面,用酒精燈加熱下壺。當水煮沸準備上升到上壺時,降低火溫,加入咖啡粉;當水上升到8分滿時開始攪拌約30秒進行萃取(或拍打讓咖啡粉跟開水溶合);之後煮 60秒;移除火源;等待咖啡一滴滴落入下壺,即可飲用。
研磨類型:中度研磨
水的溫度:攝氏100度 (浸泡時間不宜太長,會影響風味)
沖煮時間:5~8分鐘
成品口感:乾淨、美味
【攪拌的手法】
攪拌時應輕柔,不能用力過猛。但切記輕柔不代表慢,輕柔是種感覺,是對力度的把握。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手法。
1 . 下壓法
下壓法其實不算是攪拌,只是將原來漂浮在水上的咖啡粉壓下去,讓粉與水能夠親密的接觸。下壓時讓攪棒的一端沿著上壺壺壁下滑,把粉慢慢的壓入水面即可,不要壓到底,淺淺的就行。下壓法的核心是安靜,心裡要有一種不要打擾到咖啡萃取的心態才能把這種手法發揮出來。這種手法一般用在水剛剛上升到上壺時,即第一次攪拌。
2 . 攪拌法
轉圈法是非常容易掌握,也是通常意義上比較像攪拌的攪拌法,攪拌時要輕柔,將攪拌片插入液面到上壺水深的三分之一處,然後沿著壺壁轉圈攪拌,這種手法是最容易做出小山丘形狀粉渣的手法。
3 . 鐘擺法
鐘擺法讓你的攪拌棒呈鐘擺的弧度進行,攪拌時同樣要輕柔,將攪拌片插入液面到上壺水深的三分之一處,然後沿著下圖1到2的有弧度下壓咖啡粉,到壺壁抽起攪拌棒(儘量不要碰到壺壁),這種手法是最容易使咖啡口感更柔順。
4 . 十字法
十字法依然要輕柔,對手感的要求也會更高,攪拌的軌跡如圖所示。攪拌片在水面輕柔的以「十字」來回翻攪。這種手法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配合鐘擺法使用。
【注意事項】
1.開始煮虹吸前先將玻璃下壺擦乾,避免加熱過程有水滴到易爆裂。
2.使用酒精燈加熱,要注意火焰避免造成危險。
3.濾布保養連同濾器一起放入熱水煮開,再浸泡至淨水冷藏,或是沖洗後放入食品級酸素,可去除濾布的異味,原則上盡量在30杯咖啡的量就換掉一片。
4.煮過頭、或水溫度過高易造成豆子燒焦,過度粹取產生苦味。
5.長時間的浸泡會產生澀味,酸味來自於過度攪拌。